一、起初的想法:


  這一年,本是打算重新出發的,卻因為路上碰碰到重重阻礙而迷航了......

  2012在行銷領域工作滿10年,從副總助理來到行銷副理,停在這裡許久,進修了一些東西,但完全派不上用場。勤勞的工作,卻仍是個無殼蝸牛。我問自己,這樣下去不行的,我對生涯有了危機意識,該如何安排自己呢?


  由於上個工作的機緣,我發現了新的興趣:香草種植、香氛生活、天然、純粹之美,還有網路行銷的魅力。於是我想......

  1. 開一家有機店,像棉花田那樣,有個小吧台的有機店,發現需要大量資金。

  2.去拜訪開日本拉麵店的表姊談開分店的事,發現人手不足,理念也不同。

  3.進修著網頁設計和接觸程式語言,發現至少要投入二年才能隨心所欲的完成想要的網站,重點是,程式需要天份和長時間磨練。(現在重新檢視Sting寫的那篇「我想離職學寫程式」後發現自己用的方法不是那麼正確)

  4.我想寫一個有關種植的服務網站,其實還有更多的想法。與一位APP創業的朋友談,他先投入了五年累積經驗,創業後二年燒了600萬。我以為困難點在資金和技術,錯,重點其實在那五年,進到那個產業中打滾五年!)

  5.有一位朋友想做租畫生意,並且希望幫一位熟識前輩藝術家賣畫。我沒有加入,一則因為我心不在那裡,二則因這麼文青的事情脫離現實太遠。(後來他幫幾位畫家朋友開了幾檔小型聯展,賣平價畫作,忙得不亦樂乎,接著也愛上了畫畫)

  6.有不少人需要行銷,於是我也做了行銷顧問的規劃。幾位創業班的朋友找我去幫忙他們的事業,我給了他們建議,但沒有實際去操作,因為我打算搬到台中,更正確的說,我沒有花心力在開拓業務上。

  7.台中已不是我以為的那個樣子,他變了好大,變得我不認得了,重心已由中區轉向五期、七期,沈悶的中區,豪氣的重劃區,有種寞生感,搬到台中不如留在台北?這一年我一直鬼撞牆的在尋找一份安定,台北/台中/斗六/新北市,在這些地方打轉著。

  8.來開個早餐店吧,一早就有熱騰騰的早餐供應給大家,多麼美好的一件事阿,拜訪了開早餐店的朋友,再看看我要開的地點,已經太飽和,紅海。

  9.了解加盟創業,踏實的算算投資額、收入、費用、利潤,加盟的商業模式真微利。加盟總部的服務大多粗糙是的。再者,創業若不是讓大家過得更好,那何必呢。

  10.回家學做甜點吧,幫自家小小的門市生意擴展到網路上,難阿,老一輩的想法與我格格不入。讓我想起以前在公司,董事長的想法和他的兒女意見不合,會議上激烈爭吵是常有的事。

  11.寫了幫主婦處理廚房前置作業的煮煮樂事業計畫,缺乏夥伴孤掌難鳴,據業界消息指出,同樣的想法,在某個網路新創事業的團隊裡正進行著,很快要上線了。當初我找錯了夥伴,若我當初談的是這個團隊就好了。(業界很小,不知他們的這個想法,是不是得自於....)

  11.來自創商品和品牌吧,做了產品設計,卻因為必需開模和一定的製作數量,讓我不敢投資,代工廠不願接小單,成本過高,我想如果有大陸工廠,加上已有操作經驗的人,應該可以成局的。

  12.也許可以回家鄉,做農業、觀光行銷、社區營造。回鄉才發現家鄉也變了好多,城市的重心也轉移了。在斗六小鎮,每個人的收入普遍是低的,傳統門市生意,一個人一個月能賺個兩三萬算不錯的。

  13.我試著做了一個「雲林店家資訊站」,想去試試,當大家都去刊登之後,SEO應該會有宏大的效果,把雲林的小店家帶出來。然後從中規劃出旅遊小鎮的方式。不過到目前為止,只有一家嚮應,一則是因為大家很保守,二則,大家可能聽不懂我在說什麼,三者,他們有電腦操作熟悉度的困難。

  14.寫了兩個部落格《行銷生活》和《親密境界》幫生命和自己的智識心得做記錄,幫助想學習相關東西的人,也讓別人了解我。

  15.其他。在離職之前,光是條列的idea寫了五頁,包括去日本和中國代理商品進來、把台灣的特色商品透過日文部落格的操作賣到日本去......,現在我想,也許可以用微博來介紹台灣,推廣小鎮旅遊......


  簡單的生活,其實並不在於城市或小鎮的差別,而在於內心,簡單的生活,是一種簡單的思維,家庭和樂,清淨的思慮,平靜的內心,擁有自我想望的生活方式。

  我寫了「艾波兒的紅茶店」,這是一種想望生活的代表。

  對於簡單生活,有機生活這樣的創業方向,我仍十分看好。

  在這一年裡,讀了很多網路創業的文章,學了網頁設計、更新的平面設計軟體、影音編輯軟體,寫創業計畫,研究加盟體系,投身於網路行銷,經營數個FB粉絲專頁,進修網頁設計,博覽APP發展趨勢、社群行銷、SEO關鍵字,也再回企管領域學習人力資源管理,想擺脫無殼蝸年一族,於是去了房地產課。未來如果有機會,希望可以學學財務。(錯過了去年開的財務職訓班讓我一直很扼腕)


  縱觀來說:

  1.每一個想法都在測試階段,沒有十足的把握。
  2.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,自己還沒準備夠。
  3.我應該讓自己先穩定下來,下一個決定,因為飄泊的心難成事。
  4.必需打團體戰,創業需要夥伴。
  5.範圍過大。
  6.為了創業而創業。
  7.毛利相當低,創業與上班差不多。

  做了才知道那裡不夠。嚐試了十多種模式,發現創業還需要準備更多東西,準備期至少3~5年,就算創業了,也需要不斷產出新的資金投入。

  也認知了10多年的工作經驗並不長,10年只能算是剛起步,20年工作經驗是剛剛好而已,30年才能稱得上是顧問。看到更多資深的前輩走在前面,有了老闆的思維,重回上班生活,會有全新的價值體會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文圖片引用自:http://farm4.staticflickr.com/3529/4008224835_53de48e067_z.jpg?zz=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